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深化国企改革理论文章汇编(3篇)

深化国企改革理论文章汇编(3篇)

发布时间:2022-11-22 11:10:05

深化国企改革理论文章汇编(3篇) 深化国企改革理论文章汇编(3篇)目录1.深化混改增强我省国企竞争力.....................................32.以集团混改深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深化国企改革理论文章汇编(3篇) ,供大家参考。

深化国企改革理论文章汇编(3篇)

  深化国企改革理论文章汇编(3篇)

  目录

  1.深化混改

  增强我省国企竞争力

  .....................................32.以集团混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53.推动国有企业创新力提升的四重维度

  ................................

  ·1深化混改

  增强我省国企竞争力

  领导领导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如何深刻领会领导领导重要论述精神,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我省国企竞争力?要把握好三个维度。

  根本遵循:

  “三个有利于”价值标准

  20xx年x月领导领导在xx考察调研国企时提出,国企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三个有利于”为国企改革确立了价值判断标准,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依据和根本遵循。

  近年来,我省省属国企混改工作一直在探索之中,既有成功的案例经验,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离“三个有利于”的要求尚有差距。比如,资本实力不强,行业领军企业不多;国资湘军的品牌还不够响,创新引领带动作用不充分;产业布局结构不优,xx技术产业占比不高。因此,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把握好“三个有利于”的核心要义对于我省来说,至少具有“三个有助于”

  的意义和作用: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体制。通过混改引入民资、外资,优化股东结构,可以改变传统国有企业行政思维模式,促进企业治理体系优化和治理能力提升;有助于放大国有资本。通过撬动非公资本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可以提升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有助于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通过发挥民企的机制灵活优势叠加国企的品牌实力优势,有利于完善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社会潜能和企业活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按照领导“三个有利于”要求推动国企混改,增强国企竞争力。

  ·

  实践探索:

  “三个一流”合作模式

  混改“与谁混”?这是国企混改在实践探索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xxxxxx集团不断探索经营理念和路径,总结确定出“‘三个一流’合作模式”,解决了应该“与谁混”的问题,彰显出“三个有利于”的强大生命力。

  “‘三个一流’合作模式”就是寻找一流的合作伙伴,即一流机构、一流技术和一流团队。比如,在重点直投产业项目方面,与xx大学xxx院士团队合作了通达电磁能项目,与x大学xx院士团队合作了中创空天新材项目,与xx集团合作了xx半导体项目,等等。再比如,在合作设立重点基金方面,与中国航发合作了国内首支省级航空航天基金,与xx合作了xx高创新能源新材料基金,与xx公司合作了xx基金,与xx集团合作了xx基金等。实践证明,从集团历年已投xxx个项目来看,凡属成功的项目案例,都是在按“三个一流”标准选择合作伙伴;凡属坚持了“三个一流”合作模式,所投项目均达到了“三个有利于”预期标准。仅20xx年集团本部发起设立的x支重点产业投资基金认缴规模达xx亿元,集团认缴x.xx亿元,省属国有资本功能放大x倍。启示思考:

  “六个明确”举措办法

  混改“如何混”?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在三湘大地蓬勃发展,“如何混”是关键。一是明确混改比例。按照省属国有企业的定位、功能、行业竞争程度等因素,分类明确混改比例。二是明确拿出优质资产。从寻找战略投资者和国有资产定价的实践来考虑,省属一级企业只有拿出优质的资产与民营头部机构合作,才能提升民营资本参与混改的积极性。三是明确选择好合作伙伴。“你是谁不重要,你与谁在一起很重要”。伙伴选对了,混改成功了一半;伙伴选不好,再多努力也没用。四是明确定价国有资产。完善价格发现机制,引入一3·

  流的中介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全程参与,加强交易主体和交易过程监管和信息披露,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五是明确做实做强董事会。确保董事会主导企业经营管理,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配套探索推进、规范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六是明确设置党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职责定位。对于一级控股类混合制企业,党组织应发挥领导作用,设置纪委发挥监督作用。对于二级混合制企业,党组织应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级、三级混合企业党组织则可以探索采取属地管理办法。

  以集团混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国企三年改革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这切中了国资国企改革的着力点。国企三年改革行动寓意着改革的紧迫性,以阶段性改革攻坚加快国企改革的步伐。“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该是国企三年改革行动的重中之重。国资国企改革要做好两件事:国有企业要改成什么样子?国资监管体制要成为什么样子?

  历经xx年国企改革,主要是沿着两大主线来不断推进的。一是将执行指令性计划的国营企业改革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市场竞争主体,具体表现为由《公司法》规制的单体独立法人企业。它们由工厂制企业按《公司法》注册登记改制而来。二是国有企业集团的形成。它已经是国有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具体表现为法人企业联合体,国有公司制法人企业已均为法人企业联合体的成员。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该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混改层级的选择。国有企业集团二级及以下层级企业实施混改已有相当的比例,它们的混改已经不存在什么问题,有关各方同意,混改即可实施。组织企业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已经在逐步推进,而且已经成为推进改革的重要4·

  取向,而集团层面的混改却动作有限。但地方国有企业集团层面混改却有所进展,而且效果比较好,如万华集团、郑州煤机集团因良好的发展态势,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改革典范,它们均已在集团层面实施了混改。目前的国有企业形式上是法人企业联合体,但经过多年的集团化管控,国有企业已经成为集团化大企业,二级以及层级法人企业只是集团子企业,集团战略的执行者。所以,今天,我们再谈国有企业改革,其改革的对象应该是国有企业集团这个整体,而不应该只是集团旗下的各层级法人企业。因此,集团层面混改就是很难避开的选项。

  二是混改企业机制的转换。混改不是目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才是混改的目的所在。混改后的国有企业不再是以前的国有企业,它必须要有新的制度安排,来解决此前企业的一些弊端,实现体制机制的转换。这种体制机制的转换不能局限在集团单个的子企业,应该是作为集团化大企业的整个国有企业集团的体制机制转换,而对集团体制机制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集团层面的体制机制。通过集团层面混改则有利于促使其体制机制的转换。它可探索不同于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方式,实行更加高效灵活的国资监管制度;同时,对集团高管持股应作为需要考虑的选项。

  与国有企业改革相伴随的则是国资监管体制的变革。而国资委变革又应该是其中的重点。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必须要明确国资委的职责定位,它应该包含三个方面:履行出资人职责、国有资产监管管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在这三个职责中,履行出资人职责应该是其他两个方面的基础,所以国资委要牢牢把握履行好出资人职责这个定位。在集团层面实施混改的情况下,集团子企业应该是混合所有制母公司的出资企业,不应再是国有企业,国资委就不应再对集团公司及子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而只是应该对集团层面混改后的国有股权履行出资人职责,同其他投资者一起做好混合所有制母公司的治理,搞好母公司董事会建设,知晓和备案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的重大事项,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集团党的建设。集团层面混改后,应建立国有资本持股机构来持有和运作5·

  国有股权,它应该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组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根据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的要求,提出在集团母公司或子企业国有股权增加或减少的方案,报经国资委批准后,在资本市场或产权交易市场公开买入或卖出国有股权,以此来实现国有股权在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配置,进而实现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的调整。

  推动国有企业创新力提升的四重维度

  创新力的提出、明确与强调,凸显出创新在引领经济社会进步、促进更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民族复兴征程中的时代性、深远性和关键性,也体现出创新在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国有经济发展壮大以及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的紧迫性、重要性和艰巨性。发挥国民经济骨干与创新驱动带动作用的国有企业,重视并运用价值性、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性“四重维度”的方法论,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在创新力提升的实践中谱写新的篇章。

  维度之一:以价值性为导向引领,国企创新力提升的立足点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其蕴含的内涵丰富而深刻,涉及的外延广泛而庞杂。而较为共识的表述指的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运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创新力提升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价值性”的导向引领,有助于洞悉创新的规律方法、把握创新的行动方向和明确创新的关键环节。

  第一,把握规律是创新力提升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在于劳动概念,而创新是劳动的基本形式,是劳动实践的阶段性发展,是人类社会对于其实践范畴的扩展性发现与创造的结6·

  果。生产工具与劳动力构成劳动的基本矛盾关系,是创新实践开展以及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动力。这使得作为追新逐异的开创性实践活动,创新的目的、创新的特征、创新的主体、创新的形式、创新的过程等各方面均具有内在质的规定性,体现出客观性、规律性、普遍性、一般性的特征。通过拓展丰富对客观世界及人类自身的认知,进而不断产生有价值的新思想、新举措、新事物。因此,不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企业生命周期以及面临挑战任务如何调整变化,国有企业都需要准确把握、遵循坚持、完善发展和始终贯穿创新实践的规律与要求,否则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满足需求是创新力提升的基础。

  创新力提升的评判标准可以有很多视角,例如发明专利数量,研发投入比重,科研人员数量,新产品市场份额等。而这些评判标准更多是从过程的角度出发,还需要结合导向与结果的角度加以综合评价。服务需求和满足需求无疑是创新力提升的基础,也指明创新实践应当紧扣的主题与基调。众多卓有成效的创新活动已经充分证明,适应、符合、满足、引领、创生需求既是创新的动力之源,也是创新的价值所在。因此,国有企业应当立足国家战略需要、企业成长需要以及市场用户需要,准确深刻理解现实需要的特征,挖掘洞察抓住潜在需要的契机,以需求带动创新,以需求检验创新,统筹兼顾战略性、前瞻性与当期性、现实性,不断筑牢创新力持续提升的基础。

  第三,实现转化是创新力提升的关键。

  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相区别,创新更加突出强调目标的达成实现以及打通实验室到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这既是创新力提升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创新力“价值性”的集中体现。国有企业要深刻认识到,从新想法或新思路到新发现或新发明,到研究设计与生产开发,到新产品或新服务,再到形成新市场或新业务,越往下一环节需要的时间越多、代价越大、难度越高,越需要更多的智慧、更大的付出,这本身就是创新创造的过程,更是在创新中寻求“创新”。

  ·

  维度之二:以不确定性为管理重点,国企创新力提升的出发点

  不确定性是指事先不能准确知道某个事件或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只要事件或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把“双刃剑”,既可能使创新陷入困境、被迫中断或无功而返,也可能使创新绝处逢生、另辟蹊径或否极泰来。新时代国有企业创新力提升的实践中,理性面对创新环境,科学推进创新活动,不断提升“不确定性”的管理能力。第一,把握充满不确定性的创新环境。

  新时代新阶段的创新环境瞬息万变、变化莫测,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了创新的难度、提高了创新的成本、延长了创新的周期,集中体现在动态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等特点。从动态性来看,国际政治、经济、技术、贸易等领域演变速度加快,特别是科学技术更新迭代、推陈出新以及颠覆替代的态势更加显著,需要能够快速做出响应、迅速做出应对。从复杂性来看,各因素、各变量、各环节错综交织在一起,透过表象看到本质以及梳理主线把握脉络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多变性来看,变化、改变和调整更加频繁和多样,特别是难以预见突发事件的发生,使得危机出现的可能、造成损失的概率大幅增加。国有企业在一个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常态的创新格局之下,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透彻研究、积极作为,努力把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转移化解或者防范规避;另一方面要善于化危为机、危中求机、转危为安,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变不确定性为确定性,抓住不确定性中孕育的推动创新、实现变革契机,创新价值实现模式,拓展价值创造空间,实现更大价值增值。

  第二,管控充满不确定性的创新过程。

  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巨大风险往往与创新主体的期望值成正比,即期望值越高、投入越大,风险就越大、失败概率越高。国有企业在不确定性渗透到创新实践全过程的挑战下,一是要全面客观充分认识、识别与理清创新过程中面临的技术、市场、财务、政策、法律、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未·

  雨绸缪,提前谋划,保持定力,做好准备;二是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水平,坚决破解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瓶颈与制约,夯实有效防止和科学管控不确定性的制度基础、技术基础和组织基础;三是既要在创新中有效管控不确定性,又要在管控不确定性中推动创新,宽容失败,鼓励出新,容错纠错,追求卓越,行稳致远。

  维度之三:以非线性为创新模式,国企创新力提升的着力点

  线性是非线性的基本构成元素,非线性是线性的高级存在形式。突出强调非线性,并不是否认或者弱化线性的地位与作用。而从线性到非线性,体现着创新模式的一般性演进趋势与特点。新时代国有企业创新力提升的实践中,需要深刻理解“非线性”创新模式的特点与要求,着力构建和培育“非线性”的创新生态与模式。

  第一,把握非线性的创新模式特征。

  回顾人类社会创新活动发展历程,创新模式经历了从线性到非线性的演进过程。早期的创新模式主要是科技先导型的,整体上来看,大致遵照着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设计开发、中试生产,最后到市场销售的基本流程,从上游、从源头环节加大投入,就能较为直接地增加下游环节的创新产出。依据产品、技术或者工艺的不同创新类型,创新过程也会有所区别,但整体的线性特征依然是清晰的。随后,市场拉动型的创新模式出现,即从市场需求出发,用市场需求引导科研方向,实现科技突破后再推向市场,市场需求决定着创新的发展方向、资源配置、速度快慢和规模大小。线性创新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与缺陷,相对单一的线性创新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创新活动需要,更加强调科学、技术与市场之间的耦合互动模式,研究开发、原型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的系统协同模式,非线性的、立体式的、融合性的多元创新模式等,已经大行其道成为主流,并正在深刻而广泛地改变着创新实践活动。

  第二,构建非线性的创新生态模式。

  ·

  国有企业创新实践中还面临着一些短板、瓶颈和问题,例如,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未根本性改变,聚焦产业发展瓶颈与市场需求还不够,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还不强,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能力仍待提高,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不充分,各类人才队伍流失较为严重等。国有企业要深刻认识到,打造非线性的创新生态模式,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方兴未艾,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交叉融合,国有企业尤其需要培育构建非线性的创新生态模式。一是功能化。集团总部不仅是决策中心、管控中心或运营中心,还应是创新中心、价值中心和整合中心,在战略层面和组织层面加强对创新的引领、统筹与带动;二是场景化。场景是试验空间、模拟现场、预演舞台,围绕创新目标与市场需求,导入资源能力,设计任务清单,明确工作重点,多方共商共建,提高创新的效率,增大成功的可能,确保创新的效果;三是跨界化。跨界是创新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基因再造,是对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改造、提升和发展,有利于在融会贯通中产生新思路和新举措,有助于激发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创新成果孵化、催化和转化;四是虚拟化。虚拟化需要打破企业内部的组织边界与壁垒,还要打破人员身份的组织属性,要从拥有和控制自身资源向配置和管理社会资源转变,灵活选择和采用动态协作、知识联网、战略联盟或虚拟组织等多种组织形式,使得创新思想在汇智、融智中竞相迸发,使得创新价值在聚心、聚力中不断涌现。

  维度之四:以系统性为支撑保障,国企创新力提升的落脚点

  运用系统的、整体的、全局的思维与理念推动创新力提升,是由创新活动的特点与要求所决定的。一方面,创新活动本身是系统工程,涉及的各部分、各要素、各环节需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有机整体,导向创新目标;另一方面,运用系统思想、系统观念、系统方法,有助于创新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新时代国有企业创新力提升的实践中,需要深刻理解“系统性”的创新实践特征,贯彻落实“系统性”的创新实践要求。

  第一,把握系统性的创新实践特征。

  10·

  推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系统性集中体现在整体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和复杂性等四个方面。一是整体性的特点。与机械、分割、局部思维不同,系统性更加注重运动、联系、整体的要求。创新实践不仅是某一个主体、某一个环节、某一个方面的活动,而突出强调这些要素要相互连接相互影响形成统一整体,并力争实现质的飞跃;二是开放性的特点。与封闭、孤立不同,创新实践是一个开放、融合的系统,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信息、数据、知识、能量的交换。在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的协同互动,实现动态的平衡与稳定;三是自组织性的特点。与他组织相对应,自组织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基础。自组织是指无需外界特定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能够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混沌走向清晰。自组织强调自我进化为主,表明在创新实践过程中,通过对不确定性外部环境的自适应,自主地、自发地创造创新,先人一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特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四是复杂性的特点。复杂性是系统的本质属性,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与性质不是组成其各要素的机械、简单叠加,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与性质也不能简单再还原回各要素的性质与功能,这正是创新系统的复杂性所在。因此,创新活动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特征,通过对整体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和复杂性的准确理解与科学运用,有助于创新实践活动平稳有序地展开。

  第二,贯穿系统性的创新实践要求。

  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贯彻系统性的创新实践要求,要下力气在数字化、平台化、网络化、共享化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是数字化建设。数字化体现国有企业的自然属性,是市场经济下成长的必由之路。数字化生存、数字化变革、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不确定性时代赋予的确定性任务,是广大国有企业的必答题。国有企业的客户、业务、数据、信息、知识、管理、资源的数字化,既是重新梳理发展战略、客观评价能力素质、推动科学理性决策、组织再造要素重组的过程,也是挖掘业务增长潜力、促进问题短板解决、适应11·

  市场竞争态势、推动发展提质增效的过程;二是平台化建设。平台化体现国有企业的经济属性。通过有形的利益分配机制或者无形的文化理念融合等形式,连接不同的个体、组织、企业或平台,汇聚各类资源,促进供需对接,加快要素流动,成为资源有效配置、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的创新平台。最终形成“点-线-面-体”立体式的平台架构,在确保平台整体价值得到体现与优化的基础上,也使得平台上的每个组织或每个个体实现自我价值或愿望诉求;三是网络化建设。网络化体现国有企业的产业属性。从企业之间来看,各自独立的相关企业通过契约或股权的形式,为达到形成合力、共享技术、分摊费用等目的,发挥各自专长,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联结起来形成合作协作型的企业组织群体或群落。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中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和各业务单元组合成相互合作的网络,各网络节点通过紧密的多边联系、交互式的互通有无来共同实现创新所追求的目标;四是共享化建设。共享化体现国有企业的社会属性。通过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有序推进股权、投资和市场开放,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到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价值创造中来,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共同发展,打造共建共治共赢的生态系统,并与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时代的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推动创新力提升任重而道远。提出价值性、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性“四重维度”的方法论,以期能为推动国有企业创新力提升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12·

推荐访问:国企改革理论文章 深化国企改革理论文章汇编(3篇) 国企改革 深化 汇编

版权所有:公盈文库网 200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公盈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公盈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皖ICP备20013474号-1